欢迎访问法讯网!www.faxunwang.com
当前位置: 首页>>话题>>话题
发布时间:2018-01-23 04:04 作者&编辑:云驰力 来源: 阅读:100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你经历过哪些事情,让你更换了看问题的角度。或者经历了哪些事情,对你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又或者经历了哪些事情让你改变了原来对其刻板的印象。
例如:开车前后思维的变化;学会泡学思维前后的变化;创业前后思维的变化等。

望不吝赐教。

掐指一算,我工作也有8个年头了,看到这道题,不禁想起了这些年的往事和自己的改变。

年纪大的人爱说教,我还年轻,所以,只是分享。

1,

我家境并不算好,但爸妈从小就疼爱,从不让我干活,想吃什么想玩什么,也都一一满足。而他们唯一的期望,就是我的学业,与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。

也许是天生有些小聪明,我还算争气,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很好,但其实,我除了学习,其他的各方面都是空白。这一点,在刚工作的那段时间,给了我很大的打击。

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,是公司有一个新的项目,上司想让我去负责。

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,用同事的话说,为了得到这个项目,他愿意被睡。这没什么,关键是上司是男的,而他,也是男的。

由此可见,这项目是有多诱人了。

但由于这是我完全没接触过的东西,所以心里不禁发怵,犹豫了半天,最终推脱掉了。

上司对我非常失望,然后这个项目就交给了其他的同事。

其实那个同事也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,但他边学边做,不停的请教别人,找人帮忙,后来这项目就真被他做成了,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之后不断被重用,眼瞅着就是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间巅峰的节奏。

后来有一次吃饭,上司语重心长的跟我说:

“你想什么事都准备妥当了再去做,哪有这种好事,你还以为你在学校啊,准备一个学期再来考试,门都没有。

谁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的,都是边做边学的,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你准备,机会是不等人的。你不懂可以去问别人,你可以找人帮你,你看那谁不就到处找人帮忙吗,你闷在那里纠结是不行的。”

原文记不太清楚了,意思大致如此。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。

在这之后,我开始尝试着去硬着头皮接下一些自己不太熟的业务,边学边做,不懂的,就找人请教。

虽然一开始做的并不好,甚至有些项目还搞砸了,但这过程中,我的能力得到了肉眼看得见的提升,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成长。

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思维转变:

永远不要等着准备好了再去做,机会是不等人的,边学边做才是最快的成长方法。

 

2,

在我工作第二个年头的时候,我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。

其实据我所知,大多数人在工作一两年的时候,都会开始迷茫。

我是一个很容易多想的人,只要一有时间,就在那里思考。我甚至觉得,中国未来在世界的哲学地位,妥了,因为有我。

从上句话你也许能感觉得出来,没错,我走火入魔了。

那是一个雾霾很重的上午,挤在地铁里胸口发堵,结果还是迟到了,为了赶时间,路上摔了一跤,到了公司还给小头头批了两句,还真他妈的天时地利人不和了。

借着一股子未冷的血气,不待明月,也等不及明天,一咬牙就递交了辞呈,然后闲赋在家,整天打座冥想,害老妈以为我入了邪教。

杨绛有一句话很有名,她说你的问题就是书读太少却想的太多。

这也是我的问题。

我读书确实不多,学生时期天天研究学业,没什么时间读课外书。另外,我阅历也不多,年龄也不够,但又非常迷茫,所以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一直在那里想啊想啊想。

想来想去,想不出去。

就好像一只井底的青蛙,一直在思考外面的世界一样。

坏处是很多的。

第一,非常耽误时间,加剧了我的拖延症。

第二,非常消耗精力,坐办公室一天,什么活没干,但到家就累瘫了。

第三,由于知识太少,见识太少,想的东西完全没有质量,没产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。

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,已经是四年之后了。

以前我以为只要在那想,就能想清楚。后来随着阅历增多,年龄渐长,慢慢的就发现,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,其实不需要想,你看见了,就懂了。

现在,我已经很少去想那些没什么意义的东西了。确定好自己的目标,然后多做事,多看书。想不明白的,就不再去想,就算想,也不要停下来想,要边做边想,边读边想,这样才是高质量的思考。

这就是我的第二个思维转变:

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,永远不要在无意义的思考上耗费太多时间,多读书,多行动,只有在知识和阅历增长之后,你的思考才会更有价值。

 

3,

有一段时间,我很不平衡。

我的工作很辛苦,难度也高,但赚的钱却不如一些没我辛苦的同学。

有一天,我家里电线坏了,就打电话找来维修师傅。那次坏的很严重,电线抽不出来,要重新打洞铺线才行,反正两个维修师傅忙活了很久,最后加上新的电线之类的材料钱,以及两个人忙活了半天的工钱,也才一共200。

他们比我更辛苦,而且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,但赚的钱却比我少太多。

这时我忽然想明白,你赚钱的多少,与你的劳动强度,技能水平,有关系,但都不大。

关键在于你的不可替代性,以及你所在的平台,你的行业。

我有年薪百万的投行朋友,也有年薪40~50万的程序员朋友,也有年薪10万的传统行业朋友,他们都是高材生,精英,也都非常努力,但收入却天差地别。

这就是行业的区别!

选对行业非常重要。当然,工作的意义并非收入一个衡量维度,但收入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,而且在一个新兴的,有朝气的,精英聚集的行业,从哪方面来说,都会是更好的选择。

另外,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非常重要。

如果你的工作分分钟可以被一个实习生替代,那老板为什么要给你那么高的薪水?

只有你变得不可替代了,你的议价能力才能提高。

不可替代性其实包括很多,一种是你业务水平的提升,一种是你是复合型人才,另外一种是积累人脉。

提高业务水平很容易理解,就是不断提升你的专业水准。

而复合型,则指的是,能够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技能进行融合,从而产生新的技能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你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,同时又对电影非常有研究,那你就可以去写影评,在知乎、豆瓣、微信公众号发表,很容易就成为所谓大V。

具体如何组合,哪些可以组合,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去思考,总之,不同技能的融合,可以让你变得独特,且不可替代。

另外,人脉也是一种稀缺资源。

比如,你与某个人认识,但并不算多深厚的交情,但要谈合作的话,和他完全不熟的人相比,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,他更愿意相信你,且可能会给更优惠的条件。

很多时候,我们身处在一个行业内,会觉得很多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,并不是那么宝贵。但要知道,行业外的人,想要找到合适的人办事,经常是求告无门的。

当你在一个行业足够久了,你的行业人脉将变得不可替代。尤其是一些管理岗位,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协作,需要你去调动资源,而只有掌握了人脉的人,才能做成这种事,这不是一个实习生可以替代的了的。

这里,我的建议是,三种都需要兼顾,不能只闷头发展一种。不要有太大的短板,否则在未来,你很容易因市场或政策的改动而变得被动。

这就是我的第三个思维转变:

你的赚钱能力与你的专业水平及劳动强度关系不大,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行业、平台和你的不可替代性。想要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,想要赚更多的钱,只有去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,这也是应对未来市场、政策变数的唯一方法。
 

 

我今年41岁了,古人说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。不敢妄称“不惑”。职业生涯几经起落,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理。家有两个调皮的女儿。成家立业的立算是做到了。


这里的“立”,我的理解,并不是指事业或者家庭,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。


这种能力,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获得,它需要你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,去不断挑战自己,训练自己,最终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。


你问我: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
一个让我获益良多的改变是:


我意识到,很多时候我们停止成长,是因为一时的成绩让我们骄傲和固执,使得我们不再去探索更多可能性。只有怀着空杯心态,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。


这里,我想讲讲自己的故事。


刚毕业那会儿,由于很想做市场营销,所以辞去了收入更高的记者的工作,去做了最底层的销售代表。


由于什么都不懂,所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困难的。但同时,一切对我来说,又是新鲜的。


譬如,有一次批发客户“发难”,说半年前进的一批卫生巾的背胶粘不牢,要退货。按照规定,半年前的产品是不能做退货处理的。好说歹说,客户就是坚持要退。


那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,就去请教了一些经验更丰富的“老”销售,但他们也说这事也没有太多很好的办法,说要不就退了呗。


但作为初生牛犊的我,并不觉得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,一定有解决的办法。


可能是比较楞的缘故,最后我决定亲自试验这批卫生巾,身为大老爷们的我把一片卫生巾贴在自己的内裤上,之后一天走街串巷,下班后还打了一场篮球,并没有出现脱胶现象。第二天和颜悦色地跟批发商说,大姐这批卫生巾我亲测过,粘得很牢。批发商又好笑又好气,也就不再提退货的事了。


功不唐捐,半年后,我成了正式员工,之后,更是成功转岗,到了品牌部门。


但是,当我在公司呆了几年之后,在不知不觉中,变成了当初请教的那些“老员工”那样。


虽然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,但思维模式得到了固化,做事更多的开始依赖过往的“经验”,而不去思考它的其他可能性。


我再也没有像当初那样,把卫生巾贴自己内裤上,跑一天试验它到底粘不粘的牢。


换言之,我封闭了自己成长的边界,停止了进一步的成长。


有一次,我接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项目,出于经验,我判断很多地方是不可能做到的,所以当时就在反驳,一条条说明,哪些地方是不可能的,因为什么什么。


的确,在业务水平方面,我是当时全组最强的,所以当我听到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,我都是嗤之以鼻的,觉得领导很外行,很傻比,一定要反驳。


但那时候新进来的几个新人,却一直在努力思考,尝试着各种可能性。


后来,我就没管了,跟进了其他的项目,并觉得那几个新人都是在做无用功。几天之后,我惊讶的发现,那几个实习生做出了我以前从没想过的方案,而且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巧妙的解决。


我十分震惊,并且羞愧。


我震惊于他们的成功,我羞愧于我的轻慢。看到他们,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


“我以前不也是那样的吗?怎么现在变成了这副模样。”


痛定思痛,我开始有意识的让自己不再去轻易说“不可能”,我收掉了自己的傲慢,而是积极探索一切可能性。


之后的几年,我的成长速度非常快,而且开始领悟到工作的真谛——


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对立面,它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能享受工作的人,也无法真正享受生活。


没有思想上的转变,我之后也不会几次离开较高的职位、选择在新的岗位、公司从零做起(这些经历可以写一篇新的回答了,敬请期待)。


在2015年离开宝洁前,我曾任年薪百万的市场总监职务,负责过几十亿年销售额的国民洗发水品牌的营销工作。之后我还是走上了创立自己的氨基酸洗发水品牌的道路。我们这个月刚完成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,天猫双十一也做到了美发护发类目的第11名。妄论成功现在还太早,这在资本寒冬的当下也算是不容易了。


现在,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。我能看到像当初刚工作时的我那么拼的,但也能看到像工作了几年以后的我的那种年轻人,我能看到他眼神里对工作的痛苦和煎熬。


每当这个时候,我就会跟他讲我的故事,告诉他,我也是这么过来的。做为公司的创始人,我最希望看到小伙伴眼里闪着的光芒。41岁的我还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呢。20多岁的人不要跟我说你已经没有激情和学习的动力了。


Stay hungry and stay foolish!


最后,我想啰嗦几句提一些具体的建议:


1,不要轻易说不:工作、生活中遇到问题,不要轻易放弃,不要轻易说“不可能”,而是积极去思考它的可能性。这里面,蕴含着宝贵的成长机会。


2,不要轻易跳槽:工作里遇到问题,往往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,虽然跳槽之后,你因为新的环境,一开始会打开自己的边界,积极学习,但一旦熟悉了业务模式后,你又会变成那个故步自封的人,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。所以不要轻易跳槽,而是去想自己的问题在哪里。


3,不要天天熬夜:熬夜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增多,它只能让你的工作效率下降。而且年轻的时候觉得熬夜没什么,但要知道,你25岁要是继续熬夜,熬到30岁,很大可能你会变秃。


4,不要忽略家人:家人比任何事情都重要,25岁以后往往会因为工作繁忙,很少有时间能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。但你至少需要多去和他们沟通,聊聊自己的生活,不要多年以后去悲叹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做。


 

 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1. 拒绝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

我曾酷爱盲目下载别人推荐的资料,却极少考虑这些资料是否匹配自己的手头任务,知识水准,学习风格。结果呢?结果往往是费时寻找并下载了一堆无效资料,并因此自责和受挫。

为什么我曾如此盲目?罪魁祸首是我的潜意识。什么是潜意识?潜意识与我们的行为有何关系?让我用一个冰山的类比来解答。

在海面上观察一座冰山时,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冰山一角,而看不到水下的冰山主体。我们的意识系统,也有类似的结构:我们能感知到,能干预的部分很小,从比例上来说,可能比图中水上冰山的整体占比小得多。而潜意识,也就是我们感知不到的,无法干预的意识,却在意识整体中占比很大。

潜意识是混乱复杂又充满偏见的,可它却常常主导我们的决策:社交措辞,观影选择,消费方式,往往决定者都是我们的潜意识。

许多时候,我们在社交、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,往往祸起自己的潜意识。好可怕。

为了避免这些挫折,我学着自己观察自己,学着去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动机。为了洞悉这些诱因和动机,我开始学习心理学,看了包括 Psychology and Life 和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在内的心理学名著(后者更偏科学方法论)。

有了心理学的帮助,我渐渐能理解自己一些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动机。比如,我之所以盲目地下载他人推荐的资料,诱因和动机可能是:

a. 盲从权威:认为牛人推荐的资料就一定好,就一定适合自己。

b. 错失恐惧:又叫 FoMo ,全称是 Fear of Missing out 。

FoMo 的本质是害怕错过。当我们看到别人,尤其是圈内人,都在做一件事(下载某些资料),我们却不在做时,就会害怕。

c. 认知失调:在当时,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特上进,可实际上我却很懒,因此我很焦虑。为了缓解焦虑,我就会做些轻松的伪工作,比如下载学习资料。

在我了解自身行为的动机和诱因后,潜意识就愈发难牵着我的鼻子走了。看来,常常自我监控,自我观察,还是有必要的。

神作《哥德尔、艾舍尔、巴赫 (GEB) 》的作者,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,更是善于自我观察。这项能力还使他得以开启『极速学习模式』。这个模式的核心是『类比法』,也是我受他启发后坚持使用的一个高效学习法。详细介绍请看下文(整理自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场讲座)。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2. 用『类比法』撬动极速学习模式

先提个问题:如果大家花5小时读完1篇专业课文献,大家期待怎样的学习成果?

我猜常见答案有:

a. 理解所学内容:往往,仅仅学得爽是不够的,因为学得爽有可能是『学习的幻觉』—— 学得爽不代表理解。我们在初高中时可能有过这种学习的幻觉。上数学课时,听老师优雅地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时,会觉得自己理解了该概念,也因此产生愉悦感。

但如果下课后,同桌央求我们解释那个概念时,我们很可能会语塞,或者只能含糊地讲解一遍。

科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『学习的幻觉』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,费曼教授,就针对这种幻觉,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——费曼学习法:即,要确保理解某个概念,就要确保自己能流利正确地向他人讲解这个概念。不过,这个方法在知乎已经很流行了,我就不再赘述。

b. 记得牢:这个诉求很常见。毕竟,如果我们钻研了某个概念,或研读了一本书,过几天记不起太多内容,肯定会有挫败感。

c. 能直接应用:比如学了某条英语语法,那最好能在说和写时也避免在犯此语法错误。

d. 能跨界应用:在场景1里,在学科1中,也能应用自如应用在场景2里和学科2中所学。这种跨界应用是创新之源。

的确,这些都是常见学习诉求。在『学习方法盲』时期,我只能对学习上的挫折忍气吞声,因为我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。后来,我开始钻研学习方法:我读了 MIT 教授 Seymour Papert 的很多书,读了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 的很多文章。终于,我能识别常见的学习问题,也能有针对地逐一解决。

之后,我继续在业余时间钻研学习方法,我发现几个学神,如 GEB 的作者 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、物理学大师 Albert Einstein 和创业家 Elon Musk ,都钟爱一个学习技巧——『类比学习法』。于是,我也开始深度挖掘和锤炼这个技巧。我惊喜地发现,这个技巧能同时满足上文提到的4大学习诉求。

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课堂中就释放过『类比学习法』的惊人力量。以下,我为大家精编了这节课,以节约大家的学习时间:

a. 类比是什么?

类比是我们大脑中感知到的『事物1』和『事物2』的本质共同点。

b. 类比在我们脑海中闪现,并转瞬即逝。

Hofstadter 教授分享了一个轶事。有次,在飞机上,他读到一艘船(下图中的 A.C.)为了避开飓风(下图中的 H.H.),而选择改道的故事。
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飞机落地后,Hofstadter 教授(下图中的D.H.)下了飞机,在走廊里遇到一位拉着行李箱(图中的S)的女士(图中的W)。此时,他灵光一现:嘿!我就是那艘船,而那个拉着行李箱的女士就是飓风,为了避开她,我只好绕道而行了。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这件事就是个类比的好例子。不过 Hofstadter 教授表示,类比在我们脑海中往往是转瞬即逝,很少人能及时有意识地捕捉到它,更别提记录下它了。所以,捕捉并记录类比,是稀缺技能。

c. 类比的实用价值

Hofstadter 教授接着分析了类比的实用价值。他向听众展示了一张照片,照片里有他家农场中的一棵树。由于阳光被树枝树叶挡住了,大树下也有了影子。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然后,他展示了另外一张照片——同样是一颗树和树下一块漆黑的东西。但是,这张照片摄于某年冬某阴天,树下没有阴影才对。那这漆黑的东西,到底是什么呢?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答案是,那块黑漆漆的区域里都是土壤。由于树枝树叶挡着,雪花落不到这块区域,所以在照片里,此区域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深黑。所以,我们也可以认为,此区域是『冬雪阴天』里的树影。

之后,Hofstadter 教授提到了树影在地理科学中的类比:雨影效应 (rain shadow effect) 。

雨影效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理现象。如下图所示,由于雨影效应,山的迎风坡多雨,而背风坡少雨干燥。这是因为山脉阻隔暖湿气流,把水汽集中在迎风坡,水汽聚集并到达一定强度时,就会下雨,同时背风坡常年不能接受水汽,以至于蒸发量相对更大,使土壤相对干旱。

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比如,美国的俄勒冈州就由于雨影效应,出现了以下的地貌奇景。
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最后,Hofstadter 教授谈到一个关于挪威气候的例子。某天,他遇到了挪威某大学的一个教授。寒暄时,他说,你们挪威很冷吧。对方说,不都是,我来自北挪威,那里不是很冷,南挪威才很冷。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Hofstadter 教授很诧异,问到:啊,这是为什么?

挪威教授给出了答案:北挪威的气候受墨西哥湾暖流 (gulf stream) 影响,比南挪威要温暖,后者由于受英国阻挡,无法享受墨西哥湾暖流带来的升温效应。

那一瞬间,Hofstadter 教授有了灵感:如果墨西哥湾暖流是阳光,那英国就是树,而寒冷的南挪威就是树影,就是“阳光”照不到的地方。

这就是类比,这就是类比之于学习的积极影响:更透彻的理解、更牢固的记忆、更快速的直接应用、更多跨界应用的可能。


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

3. 更进一步:让深度思考成为习惯

我思维上还有一大改变——拥抱深度思考,不再畏惧,也不再抵触。我养成的其中一种深度思考习惯与今天的主题息息相关:每当我理解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后,我都会拷问自己,这个知识点到底与我之前所学的内容有何关联?我能否建立起一个新的类比?

这些问题的答案,能滋养我的思维之树:新知就如有魔法的树叶,在它专属的『类比枝干』上茁壮又稳固地生长。

当然,不断拷问自己,尤其是在刚领悟新知,还来不及享受多巴胺的犒赏,就拷问自己,是很恼人的。同时,我们还会有恐惧,因为不是每个拷问都会有答案的。

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,会让天生渴望心理闭合 (closure) 的我们不适和不安。这些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,正是我们人类的生物局限。但人类之所以伟大,正是因为我们能一次次超越这些局限。

深度思考让穴居人发明了工具,让中国人建了长城,让埃及人造了金字塔。数学、科学、历史,追寻着大爆炸的开天辟地和不断膨胀的时空轨迹,我们不断探秘,不断解密。

祝大家学习快乐。


欢迎转载回链: 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?| 法讯网
本页固定链接:https://www.faxunwang.com/top/791.html
侵删联系邮箱:newxk@qq.com
标签